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鬼中草的功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鬼中草的功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鬼针草的别名有哪些,它有什么用途和作用?
鬼针草的别名有哪些,它有什么用途和作用?
一直觉得鬼针草这个名字应该是一种中草药的别名,因为在我们客家话中也叫这种草为鬼针草,不管是音还是意都跟普通话一样,这种在客家话中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记得大学时的中药学课,老师讲到鬼针草时,问大家知不知道鬼针草是什么样子时,我看到很多人都摇头时都特别惊讶:这么多人不懂,这草不是很多农村娃的“噩梦”,难道只有我这边有?
可当老师把鬼针草的图片放出来时,全班同学都“哦”一声,原来是它!然后整节课都成为鬼针草的别名和有关鬼针草故事的分享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鬼针草常见的别名:鬼钗草、鬼黄花、山东老鸦草、婆婆针、鬼骨针、盲肠草、跳虱草、豆渣菜、叉婆子、引线包、针包草、一把针、刺儿鬼、鬼蒺藜、乌藤菜、清胃草、跟人走、粘花衣、鬼菊、擂钻草、山虱母、粘身草、咸丰草、脱力草……
在鬼针草的众多别名中,我比较喜欢其中的几个名字:
①“粘人草”、“跟人走”:
小时候去放牛时,我最不喜欢的有三种草,这三种都是拦路草,想叫你留下买路钱的草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我这里叫“毛居子”,什么作用不知道,但是这玩意儿绝对是看到就绕着走的。小时候上学,放学回来衣服上都有这东西。每次出去做农活,身上的衣服之类的,只要是布料或者有绒毛的,基本上都被这玩意儿沾满了,回家后要清理老半天。记忆犹新啊!
一,鬼针草的别名有哪些
鬼针草是正式中名,这个名称来源于《本草拾遗》和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在《中国植物志》中确定为正式中名;它的学名为Bidens pilosa Linn.,这个学名是林奈在1753年正式命名发表的;别名很多,常见的有金盏银盘、盲肠草、豆渣菜、豆渣草、引线包、一包针、粘连子、粘人草、对叉草、蟹钳草、虾钳草、三叶鬼针草、铁包针、狼把草等等;
鬼针草的变种有白花鬼针草;
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。
二,鬼针草的主要用途
第一,鬼针草和白花鬼针草的干燥全草药用,是民间常用中药。鬼针草药用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其味苦,性温,无毒,具有解热、止泻、解毒、活血散瘀等功效;主要含有黄酮类、酚类、脂溶性成分、挥发性成分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B等有效成分。药用时请遵医嘱。
鬼针草功效?
鬼针草多用于治疗感冒、咽喉肿痛、慢性气管炎、胃肠炎等,能改善或消除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多梦、肢体麻木、心悸、疲惫等高血压症状,还能降低血胆固醇,低密度脂蛋白、甘油三酯,改善异常的血流变作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鬼中草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鬼中草的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