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浮小麦功效与...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浮小麦功效与...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小麦和浮小麦有什么区别和功效?
说到小麦大家都不陌生,要是说到浮小麦与其功效,可能大家就有点陌生了。小麦与浮小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
小麦为禾本科植物,而浮小麦为小麦的干瘪颖果。属二年生草本植物,叶扁平。果期5-6月份。
小麦是多年来,我们人类生活的必须食品,我们日常生活中,所吃的白馒头与面条,稀饭都离不开小麦面粉。其面粉所含有糖,淀粉,蛋白质,维生素,其营养丰富。
而浮小麦,是在收割小麦时,取瘪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瘦小籽粒,晒干。
浮小麦在中医学中,被称之为“治病”的良药。其味甘,咸,性凉。有养心安神,退热止汗的功效。
主要用于:骨蒸虚热,自汗,多汗,心烦,口渴,一般用量为:10-30克。
1,用于,虚汗盗汗:浮小麦,麻黄根,水煎服。
2,肺结核盗汗:浮小麦,橹豆衣各10克。水煎服。
3,小儿遗尿:浮小麦18克,秋桑螵蛸9克,益智仁9克,菟丝子9克,龙骨9克,大红枣24克,灸甘草12克,水煎服。
以前为小麦与浮小的区别与功效。中医文化博大精深,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医文化,学习更多的中医知识。
小麦,相信大家不陌生,是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成熟颖果,人类主食之一,可磨成面粉后制作面条、馒头等食物,也可作为发酵原料制作啤酒、白酒等饮料。
而浮小麦是小麦的未成熟颖果,一般是收获期扬起其轻浮干瘪者,或用水淘之,取其浮起者,晒干。浮小麦是一味益气敛汗的良药,下面着重介绍一下。
浮小麦味甘,性凉,归心经。功效:益气固表,止汗,出热。
主要治疗:1、气虚自汗,常配伍黄芪;2、阴虚盗汗,常配伍地黄;3、骨蒸劳热,常配伍地骨皮。
用法用量:煎汤:15~30g,或炒焦研末服。
1、气虚自汗:辩证要点有清醒时出汗部位以头部、躯干为主,精神疲惫、少气懒言、食欲不振等。用浮小麦30g,黄芪(生)15g、白术(麸炒)15g、太子参15g,每日一剂,一周为一个疗程。
2、阴虚盗汗:辨证要点为睡着出汗,醒来汗止,出汗部位常在胸背和手脚心,心烦易怒、五心烦热、骨蒸劳热、午后低热、大便干小便黄等。可用浮小麦30g,生地、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麦冬、五味子、地骨皮各15g,黄芩、黄连、黄柏各5g。(若伴有自汗之气阴两虚者可加用黄芪、白术、太子参各15g)每日一剂,一周为一个疗程。
3、轻症汗病者,无论自汗还是盗汗,均可用浮小麦炒熟后泡水代茶饮,每日用量30g左右,一个月为一疗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浮小麦功效与...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浮小麦功效与...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